每当雨水逐渐的多了起来,人体湿气就会加重,威胁身体的健康,俗话说湿邪乃万病之源,我们要注意及时的排除体内湿气。我给大家推荐祛湿的好方法——拔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但是拔火罐也要适应一些人群,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拔罐时间应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及病情轻重缓急而定留罐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疱。
拔罐往往会伴随着出现局部潮红、紫红、紫黑、水泡、出血点、血泡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而引起治疗者的恐惧,更因一些人不知道出现这些不同的反应所对应的病症对拔罐疗效而怀疑并排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拔罐后的症状反应对应人体的哪些毛病。
罐印分析
现将一些常见的罐印色素反应综述如下,供拔罐者辨别病情状况时参考:
1、罐印紫黑而暗――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多为气滞血淤之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表示寒凝血瘀症,罐口部分呈紫黑色――多为火毒,如发紫伴有斑块――多为寒凝血淤之证,紫的程度不同,表明病的程度也不一样。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症。
4、罐印鲜红而艳――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盛火旺。
5、罐印红而暗――多表示血脂高,血黏稠度高,且有热邪。
6、罐口部位皮肤发白,触之不温,发冷、发凉,起白水庖――多为风湿重一些。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没有其他的现象――表明多是贫血,虚寒、湿邪;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发凉,不起白水庖――多是风寒较重。如白庖中夹有白沫,而留罐过程中感到痒――多为排风寒和排风湿。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温邪。
展开全文
7、罐印表面有皮纹和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应,起黄水泡或黄绿泡和脓水及黏稠物、果冻样物――多为有炎症且比较重。
10、感觉拔罐部位疼痛――表示体内有火毒,感觉罐口部位先痛后痒――表示先排火毒,后排风寒湿邪。
11、拔罐后无明显罐斑反应,局部皮肤没有淤血现象,或虽有轻度潮红,但起罐后很快消失,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一般提示无病或病情轻微。
12、在连续拔罐过程中,罐斑颜色逐渐变浅或减少――说明病情逐渐减轻或病接近痊愈.
13、刺络拔罐吸出的液体,可表现不同的病情。一般认为:鲜血显示病情较轻黑色或淤块显示淤阻较重黄水显示湿热证清水显示寒湿证。 一般情况下,根据以上诊察罐印色素的变化,结合临床反映的症状,有针对性的对症拔罐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拔罐祛湿讲究多,三种人要格外注意
1、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
2、孕妇、女性月经期。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月经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3、酒足饭饱后。血液流向肝脏进行代谢工作,此时拔火罐,气血又被强行引导到拔罐部位,导致心脏不得不多跳几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现眩晕、恶心等各种不适。
关注我带你离健康更近一步。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仲博堂健康 免费医师在线教你如何健康养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